fbpx
/

NLP的7大基本假設

婭飛YvetteNLPI - 國際認證訓練師

每個心理學派都會有不同的假設前提,能確保其心理應用在這假設之下能運行得很好,要注意的是:「nlp的假設前提即使能適用99.9%的情境,但也不要視之為“真理”,否則就進入NLP祖師爺貝特森理論中“雙重束縛”陷阱了。」

身為NLPer,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保有彈性,才不會被框架限制住而不自知。

1.地圖不是實際疆域。

地圖指的是大腦內的藍圖(腦內地圖=觀點),疆域則是實際發生的事實。每個人因為其生長環境、工作領域、學習方向的不同,因此面對同一件事實的發生,腦內也各自會有不同的想法。

另外人們總是對於外在事物有許多的想像,當事實發生不如預期時,會容易產生憤怒、懷疑、沮喪、恐懼等負面情緒,如果能事先理解「地圖不是實際疆域」,接受想像或觀點與事實的落差,就能免於這些負面產生了。

2.行為都有其正向意圖,每個行為都有其適合的情境。

每個行為背後都有其對應的目標,吵鬧不休的孩子可能是想得到父母的關愛、愛挑毛病的人或許是想要得到重視,而這些行為雖然可能讓人頭疼,但放在適當的情境中卻有其價值。

例如:遇到壞人時→吵鬧不休的孩子更能引人注意、愛挑毛病的人→是個稱職的品管人員。

3.每個人皆具備他所需要的資源。

在育兒教養中,我們常犯一個迷思:「什麼科目不好就補什麼!」然而強迫練習不擅常的科目,反應讓人更容易感受到挫折、更難以獲得成就感,反而錯誤的認知自己”毫無價值”。

現今的教育理念更新了,我們有更多的例子足以証明「順應每個人的天賦」,喜歡畫畫的人學習更多繪畫技巧、喜歡語言的人創造多的練習機會,在這些喜歡、且擅常的事物中獲得成就感,馬斯洛把這種感受稱之為高峰體驗(peak experience),有過此體驗的人可以有很高的自我認同,藉此在各領域中擴張自我價值而成為「成功人士」。

4.溝通的意義在於得到反應。

在溝通過程中,人們往往因害怕得到負面評價而無法將內心想法表達,但如此一來反讓人們彼此間無法相互信任何失去溝通的意義。

在NLP的架構中,兩個人之間的溝通,無論反應是正向還是負向的,只要能引起反應就能持續地交換訊息,形成一種催眠的回饋循環。

我們NLPer常說:「愛的相反不是恨、而是冷漠。」沒反應就沒戲唱,否則愛與恨是一體兩面,有多恨就能有多愛才是。

5.體驗現實而改變程序的能力,比改變我們所體驗的現實之內容來得更有價值。

NLP是將人們的行為和思考模式「從接收外界的五感整剌激,接著訊號送進大腦運作轉檔到產生行為或情緒」這一段過程轉換為一連串的大腦程式碼。

當產出的行為或情緒非當事人想要的,可以透過調整順序、加入或減少程序來改變結果。

舉一個孩子戒尿布的例子來說:
戒尿布前(想上廁所-尿在褲子裡-難過不舒服-脫褲子)
戒尿布後(想上廁所-脫褲子-尿在馬桶裡-舒服–開心)
上廁所這件事肯定沒問題,脫褲子也沒問題,但順序不一樣就會產生不同的情緒感受,所以我們不需要改變事實(也無法改),有改變程序的能力更加重要。

6.所有個體都能對環境做出反應,並以視、聽、嗅、味、觸覺等,有效表現出我們的行為。

想想看你回憶起過去任一段記憶,有辦法既沒有畫面、也沒有聲音、更沒有味道或感覺嗎?不可能對吧!

然而過去的這些記憶會深深影響人們之後的情緒和行為,而坊間在說的「內在小孩」、「早期記憶」便是在探討這些。

7.沒有失敗只有回饋

這是最容易被濫用的一條基本假設,曾聽說有帶單的老師害學生虧損,當學生去詢問為什麼會這樣?該”老師”居然回答「沒有失敗只有回饋,只要再多投錢!$^%u^&^(….」把學生給唬得一愣一愣。

喂不是這樣用好嗎!這條基本假設是在告訴你「聚焦」在回饋上,當失敗發生,其中一定可以找出原因,只要蒐集這些資訊後加以修正,離成功便會愈來愈近了。

的複本

延伸閱讀:

什麼是NLP?

什麼是次感元 submodality

文章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