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前天出門前一個手滑,在電梯前不小心把手上的保溫瓶打翻了,急急忙忙跑回家和先生求救「可以幫我拿拖把嗎?」
「怎麼了嗎?」突如其來的要求,讓先生有點困惑,他需要我的解釋。
「我把水打翻了,快點快點!」我有點心急,聲聲催促著。
/
不一會兒,先生拿著家裡的泡棉拖把出來,迅速往水漬處放…
「叩!」一聲響亮,水漬原封不動,見他再次提起拖把,調整位置後放下「叩!!叩!!」傳來聲聲清脆的撞擊聲。
「欸不是,這拖把要濕的才有吸力,你要先用熱水打濕啦..」我在旁急得直喊,說話的音量漸漸提高。
「你趕快出門,不要吵,這裡我會處理」先生覺得被唸了,也開始不耐煩…轉頭就往家裡走。
眼看情緒的火山,逐漸升溫到快要從眉心溢出來,準備爆出「哩洗咧靠…..」的前一秒,忽然想到要以「我」開頭,於是快速地轉換為「#我…我是擔心不快點擦乾,可能會讓其他人踩到滑倒,不是在怪你」有點卡沒關係,完成比完美重要。
先生看我「我知道,你不要擔心…相信我好嗎」舉起手上的拖把「我這不就要回去換嗎?」
#我也獲得了我句型溝通
#爭吵警報解除
本週的溝通課程裡,我讓學員們兩人一組,分別練習
1.讓A敘述最近覺得有趣的事,B全部以「我」開頭的句子回應
2.接續1的話題,但全改為「你」開頭的句子
練習結束後,學生們回應道,當對方用「我」開頭說話時,自己有一種被重視、被理解的感覺,而反之卻會有種被指控、責備的感受。
後來在課程討論群組裡,學員中的暖男 π問:「可是有時候很常使用「我」,不會讓別人覺得都很以自己為中心嗎?」
我的回覆,也在文章這和你分享!我說:「以前我們不曉得薩提爾,所以會用原本的認知去思考,現在了解了薩提爾的理論,而且也很多人都在用、又應用的很好,就可以多嘗試用新方法」
///
薩提爾女士在「與人接觸」這本書中寫道:「如果你用了 #我 ,就很清楚表示你要為自己所說的話負責。」
另外她也說:「#我 是一個代名詞,清楚地表示了我自己;因為是我在說話,所以說出這個代名詞是很重要的」
當我們能清楚地表達自己,那麼我們也不會需要他人猜測你的想法,這樣一來,彼此的互信關係也隨之建立起來。在這裡邀請你,從今天開始,所有的想法都能以 #我 為開頭說出吧。
#2022新目標
#以我為始